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国家科学中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重要创新载体。这些国家科学中心聚焦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吸引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构建起经济高度互动的创新模式,旨在为自身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支撑。近年来,随着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于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交叉领域以及颠覆性领域不断增加投入,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
为此,本文选取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芬兰奥卢科技园和法国格勒诺布尔科学中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这些科学中心在规划设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给中国未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一、美国硅谷
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南面的硅谷(Silicon Valley),是世界知名的高技术设计制造中心。硅谷以高新技术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一大批包括谷歌、Facebook、思科等在内的行业巨头,它们凭借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通过产业链整合,不仅实现了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全控制,而且极大增强了在战略新兴产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根据2020年硅谷指数显示,2019年硅谷地区GDP增长170亿美元,工作者新创造的价值为24.1万美元,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2019 年流向硅谷和旧金山公司的总计近420亿美元风险投资中有近一半(205亿美元)是以巨额交易的形式进行的。相比以往,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及通信公司受到较多的资本青睐,但同时流入汽车和运输行业的资金激增。
硅谷成功的秘诀在于:一是汇聚了全球顶级人才,硅谷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两所世界名校和几十所专业院校,为硅谷源源不断地提供工程、科学、金融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并创造出大量科技创新成果。
二是形成了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硅谷拥有全美35%左右的创业资本公司为创新创业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拥有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贯穿于研发到产业化的各个环节。
三是营造了富有活力的创新文化,宽容失败、鼓励冒险、平等开放、崇尚竞争的硅谷文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热情,为硅谷企业注入了活力和创造力。
四是构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政府在知识产权、移民、税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制定了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二、日本筑波科学城
坐落在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科学城(Tsukuba Science City)被称为日本的“头脑城”,它的设立开创了科学工业园区建设的新模式。筑波科学城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由茨城县筑波町、大穗町等6村町组成,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筑波科学城现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拥有一大批包括宇宙研究中心、工业试验研究中心、农业科研实验中心、灵长类试验站及高空气象台等重要的科学创新载体。2011年以后,筑波地区被日本政府规划为7个国际战略综合特区之一,近年来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型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布局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新一代癌症治疗法(BNCT)的开发及实际应用化、TIA-nano世界级纳米技术基地的形成、核医学检查药的国产化以及革新型机器人医疗器械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