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ceo@lianyun.wang
(一)健全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概念验证平台开放资源,对外提供服务,将概念验证服务纳入科技创新券目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采购概念验证服务。制订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场景应用、配套政策的“四张清单”,建立“服务地图”,向社会公布概念验证平台服务信息。加强与我市中试平台、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技术交易场所等资源的联通。
(二)创新利益分享机制。鼓励概念验证平台创新转化收益分配模式,拓展“服务换股权”、孵化跟投、与概念验证成果利益绑定等收益途径,激发平台活力。鼓励平台开放项目经理人持股通道,激发服务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共享条件及方式,拓展“开放许可”“交叉许可”等利益分享模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切实防范侵权行为。
(三)打造重点区域“样板间”。围绕世界一流领先科技园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区域聚焦重点优势产业,打造“一区一特”,建设特色鲜明的概念验证平台;支持在张江科学城、“大零号湾”、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建设若干示范效应明显的概念验证平台,吸引一批科技成果、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建立区区联动、资源共享、互学互鉴的交流机制,推进成果转化全链条以及产业链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适时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并在全市推广。
(四)营造开放合作环境。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在沪布局概念验证平台。主动为一批国内外创新成果在沪开展概念验证活动提供服务。发挥浦江创新论坛、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国家和我市重要展览展示活动的作用,进行积极推介。支持举办专业化、品牌化的专题论坛、概念验证竞赛、成果路演等活动,挖掘应用场景,推动资源高效利用。
(一)加大金融差异化赋能力度。综合运用信贷、保险、基金等多种市场化融资手段,构建全链条、阶梯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模式,鼓励投融资机构支持概念验证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作用,设立概念验证基金;推出科技成果转化系列贷款产品,开发相适配的概念验证贷款产品,积极探索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试点开发概念验证助力券等;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特色领域概念验证活动,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针对战略前沿、未来产业等领域,新建一批概念验证平台,支持金额最高可至3000万元;在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等专项计划中,鼓励承担单位安排资金,建设概念验证平台;针对创新主体自主建设的概念验证平台,对验证能力、服务成效、运营模式等方面评价突出的平台给予后补助,支持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年。鼓励各区完善配套政策,设立区级概念验证平台支持计划,结合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园区建设,支持概念验证平台。